來源:《中國工程科學》 中國工程院院刊
一、前言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農民增收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歷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2006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同年發布《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提上日程;2009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農業相關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等過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等文件,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做出了明確部署;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以此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農業充分利用現有互聯網資源,緊密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出多元化的“互聯網+”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建設“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體系是“互聯網+”農業的核心任務,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研究和實踐取得了重要進展。一些學者基于國內實際,系統闡述了追溯性、追溯系統、追溯體系的概念,提出了農產品正向跟蹤和反向溯源的整體框架。農產品溯源技術得到廣泛研究和發展,基本覆蓋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冷藏、運輸、檢測、倉儲、銷售等整個供應鏈,如溯源鑒別技術趨向集成化物聯化、檢驗檢測技術趨向小型化智能化、風險評估技術趨向系統化精細化、過程控制技術趨向精準化定向化。此外,區塊鏈技術、大數據和AI技術在農產品追溯中的應用也在不斷深入。
整體來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整體向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溯源體系基本形成,關鍵農產品的檢驗檢測能力穩中有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也要注意到,與國外健全的監管機制、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的檢測認證標準以及可持續的追溯平臺運營相比,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當前,全球農產品貿易發展風險增大,進出口農產品對國際公共衛生體系構成潛在威脅。應對國際形勢變化,我國應加緊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形成正循環、可持續的追溯生態,以及時準確預警并預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同步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重塑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信任體系,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
本文在系統總結“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當前追溯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論證提出2025年、2035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發展研究提供目標參照。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幅提升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19年上半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結果顯示,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7.2%,抽檢范圍覆蓋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108個品種;其中,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7.3%、94.1%、98.3%、98.3%和95.7%。
(一)監管體系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商務部、農業農村部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主體,多部門聯合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模式,構建了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產區和農產品的監管網絡。農業農村部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對不同種類和品種農產品的農藥、獸藥、抗生素等重要參數實行定期抽檢,發布農產品例行監測、監督抽查和專項監測結果;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及其處理情況、公眾反映問題的調查核實及處理情況等信息,定期向公眾公開。政府主管部門搭建的基于“互聯網+”應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信息平臺,對農產品進行常態化監管。
(二)法律法規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主體,地方法規作為補充,部門配套規章制度輔助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國家法律規定了農產品安全標準、產地、生產、包裝標識、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基本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細化了具體類別農產品的監管和生產經營規范。《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是我國省級人民政府出臺的第一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法規,制定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農產品包裝與標識管理辦法》《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明確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種養殖、飼料投入、農藥使用等過程中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具體措施。
(三)標準體系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核心,從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為補充。《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通則》《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規范》《食品追溯信息編碼與標識規范》《農產品市場信息采集與質量控制規范》等國家標準以及《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規范(試行)》等大類產品行業標準,為規范追溯體系建設創造了基礎性條件。《農業標準化管理辦法》《農業標準審定規范》《食品中農藥殘留風險評估指南》《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制定指南》《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指南(試行)》等文件,保證了追溯體系建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此外,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對接國際標準、結合中國實際,制定了《牛肉產品跟蹤與追溯指南》《水果、蔬菜跟蹤與追溯指南》《牛肉質量跟蹤與溯源系統實用方案》等特色農產品標準規范和應用指南。
(四)追溯系統
為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和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我國從2003年開始實施“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目前已應用于肉類、蔬菜、水果、糧食等農產品監管。商務部構建了中央、省、市三級追溯管理平臺體系,在屠宰、批發、零售、超市銷售和團體消費等環節分別部署追溯子系統,追溯信息鏈條完整、覆蓋全面,基本實現了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2012年以來,國家分三批次在18個省市建設農產品追溯系統,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市均建立了地方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這些系統與國家管理平臺對接,形成全國城鄉輻射一體的農產品追蹤網絡。此外,光明牧業、中糧集團等農產品龍頭企業也在著手建立從原料到餐桌的農產品全程追溯平臺。
(五)溯源技術
在“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國的農產品質量追溯技術愈發成熟。農產品產地監管基本形成由“空”中衛星遙感、“天”上無人機航拍和“地”面傳感器監測組成的“空天地”一體化體系。農產品檢驗檢測技術趨向小型化和智能化,如各種微電子機械系統、納米技術、傳感器技術、現場快速檢測技術、數據遠程傳輸與處理技術等。風險評估技術趨向系統化和精細化,如組學技術、計算分子生物學、數據挖掘技術、機器學習技術。過程控制技術走向精準化和定向化,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徑與過程精準控制。溯源鑒別技術實現集成化和物聯化,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二維碼作為農產品“身份證”投入農產品溯源,數據共享平臺數據庫、云計算系統等形成數字防偽體系。另外,區塊鏈技術以其分布式、可追溯、不可篡改、非對稱加密、自維護的特性,逐步應用于農產品溯源系統,助力構建更具信任度和安全保障性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三、面臨問題
(一)缺乏統一監管,“條”“塊”分割嚴重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普遍存在多部門分割、地域分割的現象。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涉及農業、質檢、工商、衛生等多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是農產品某個環節的監管主體,看似齊抓共管,實則容易造成“多頭管理、無人負責”“分段管理、環節缺失”的局面。部門分割管理的模式還導致同質化追溯系統重復建設問題,出現了體現單一監管部門要求的“追溯孤島”現象。盡管追溯系統已經在各個監管層級、各個涉農環節進行全面部署,但系統通常形式多樣、繽紛復雜,缺乏跨系統的一致性、兼容性和可交換性。各級地方政府被要求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因此也構建了覆蓋本地區的農產品監管系統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然而,面對大量源自外埠的農產品,地方政府難以有效管理、無法全過程監管。
(二)標準體系不健全,溯源標準不統一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標準規范起步較晚,受制于產業發展階段和水平以及國家對農產品追溯產業的總體部署要求,既有標準規范的應用廣度和深度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多部門制定的標準缺少層級間對接,導致標準體系不健全。各部門、各行業以及商業公司相互獨立地建設特殊品類的農產品追溯系統,但這些追溯系統并沒有完全遵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相關標準規范,或者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追溯編碼規則和標準體系,嚴重影響了追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追溯信息的交換共享,造成追溯系統社會化資源的明顯浪費。此外,農產品、追溯性等基礎概念的定義在不同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中尚存在內涵和外延界定方面的分歧;不同專家、不同部門對追溯概念理解也存在差異,如一些行業部門將各項資質的認證視為實現產品質量安全的追溯,甚至直接將追溯系統命名為認證系統或防偽系統。
(三)追溯信息缺乏寬度、深度和精度
當前大部分追溯系統所提供的追溯信息非常不完整、不深入,呈現膚淺和破碎的局面,無法匹配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一般的農產品追溯系統僅能做到產地追溯和物流追溯,無法滿足生產環境監測、生產過程監測、農產品加工監測等需求,對于農產品的批發、零售環節的追溯也無能為力。多部門分割監管的現狀導致追溯系統無法或無權實現對農產品的生產銷售進行全程、全面和精確的追溯。各種環境傳感設備的價格較高,在農產品生產追溯中的應用深度還不夠,如物聯網設備停留在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示范試點工程中,尚未廣泛普及;大量農產品的追溯信息難以采集,無法做到快速更新。
(四)追溯系統業務化運行能力不足
各部門、各地區都開發了針對性的農產品追溯系統,但整體來看,這些追溯系統和追溯平臺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明顯過窄,可持續服務能力偏弱,商業化運營能力明顯不足,難以滿足農產品安全流通的實際需要。社會化外部追溯系統主要采用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和協調、直屬事業單位負責建設實施、技術公司日常運行的方式,單向投資和建設難以形成農產品追溯的良性生態圈,未能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而影響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最終導致項目運行的不可持續性。
(五)正循環、可持續追溯的生態遠未建立
對于追溯體系建設,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是能否可持續的關鍵因素。從國內外經驗看,消費者對于附加了質量安全和動物福利保證信息的農產品都有更高的支付意愿。在信息不對稱狀態下,消費者只能根據過往經驗大致了解市場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并且依據這個平均水平的預期價格來購買農產品;這就導致平均質量安全水平以上的農產品銷售量減少而被迫退出農產品市場,并進一步引起市場中農產品安全水平的下降。這種“優汰劣勝”的逆向淘汰,致使市場價格扭曲,使得農產品市場呈現出“檸檬市場”特征,嚴重阻礙了正循環、可持續追溯生態的建立。
四、發展戰略目標
著眼未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應全面適應小康社會的發展水平,強化農業現代化基礎條件支撐,突破農產品追溯軟硬件核心關鍵技術,確立市場準入機制并培育商業可持續的生態圈。
到2025年,形成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追溯體系、標準體系和政策體系。全面打通各地區、各部門的農產品追溯資源和信息,增加追溯信息的寬度、深度和精度,建設鏈接全國、兼容各部門且上下游銜接的全國農產品統一追溯平臺。對接國際標準,構建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產品追溯標準規范。創新農產品追溯機制與體制,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對機制。
到2035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質量追溯生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破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區塊鏈、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產品追溯中的應用瓶頸,實現農產品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物流、批發、零售等環節的全程、全面和精確追溯。創新農產品追溯運營和服務機制,開放共享農產品追溯信息,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追溯生態圈。
五、對策建議
(一)大力推進溯源標準體系建設
首先,從國家層面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法律法規,明確追溯對象、追溯信息、追溯環節、追溯主體、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使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有法可依。其次,協調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部門的主體責任,對既有部門、地區和企業間的溯源平臺和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分級負責、內部協調、對外統一的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體系。最后,基于“互聯網+”應用建設高度開放、覆蓋全國、共享共用、通查通識的智能化國家追溯平臺,規范編碼標識、信息采集、平臺運行、數據交換等關鍵技術標準。
(二)加強溯源關鍵技術研發力度
建議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關鍵技術研發專項,解決領域內前沿技術落地困難、農產品追溯信息應用反饋動力不足的問題,重點涉及3項技術:
一是農業遙感和農業環境探測技術,針對大田農業、設施農業、智慧畜牧和養殖業等,研制低成本、長壽命、低耗能的農業環境傳感器材和便攜式設備,應用于農產品產地溯源;
二是農業大數據技術,突破多源異構海量農業追溯數據在存儲、交換、檢索方面的技術難點,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大數據共享交換的新模式;
三是創新發展區塊鏈、AI等前沿技術,研發新一代農產品質量追溯智能系統,減少過程監管中的人為參與,重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任體系。
(三)強化“互聯網+”應用創新
打造“互聯網+”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示范工程,打通技術應用的最后一千米,促進新技術、新成果、新設備落地應用并發揮實效。重點部署兩項示范工程:
一是畜牧養殖產品追溯示范工程,以規模化生產企業為重點,選擇有代表性的畜牧和養殖動物產品,開展對畜牧養殖動物生長環境、生長過程和加工質量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打通畜牧養殖數據庫系統與政府追溯平臺及主流電子商務系統,支持畜牧養殖產品的質量評估、安全追溯、營銷定位、產量調節和生產調控等;
二是基于區塊鏈的農業追溯示范工程,遴選具有農業溯源實踐經驗的科研機構和具備科研創新基礎的農業實體企業,開展農業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發,突破區塊鏈應用在吞吐量、延遲時間、容量和帶寬、數據加密和安全等方面核心底層技術的制約,充分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的特征,開展農業區塊鏈在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質量安全追溯、農村金融、農業保險、全產業供應鏈等應用場景中的落地實踐。
(四)強化風險監測及評估預警
基于農產品追溯信息平臺開展大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及時發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潛在風險,鎖定重點可疑目標,進行精準監管。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摸清各類農產品全程管控的關鍵節點和技術流程,有針對性地采取管控措施。制定和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明確任務分工,完善相關應急程序和制度,建立快速反應、信息通暢、上下協同、跨區聯動的應急機制。妥善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虛假信息和謠言傳言,及時進行科普辟謠,研究建立健全謠言治理方案;針對公眾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積極利用微信、電臺、報紙、圖書等形式,開展常態化多樣化的風險交流和科普宣傳,提升公眾質量安全意識和科學識別判斷能力。
(五)拓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實踐
各行業協會、各地方標準化委員會主辦的追溯平臺通常只聚焦于專門品類(如蜂產品、茶葉產品)、專門環節(如流通),或者局限于特定地域(省、市),這些追溯系統和追溯平臺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明顯過窄,可持續服務能力偏弱,商業化運營落后。建議加強“互聯網+”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重點拓寬追溯平臺的實踐領域和服務對象,不僅要服務糧食作物、水果、蔬菜、生豬、牛肉等主要餐桌食品,也要涵蓋野生動物制品、藥用農產品、牲畜飼料作物等;不僅要強化流通環節監管,更要重視種養殖、畜產品屠宰、農產品加工、冷鏈運輸、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
(六)落實專業人才培養
目前,我國廣大農業從業者的文化素質仍然相對較低,對信息技術和專業知識的掌握較差,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主動性和能力有待提高。隨著以智慧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體系加速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領域迫切需要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創新思維突出的高素質人才。國家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積極培養現代農業實用型人才;設立專項基金,鼓勵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人才參與農業農村建設,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農業發展崗位上去。政府建立職業化農民培養體系,建設新型職業化高素質農民隊伍,使農業從業者不斷掌握新技術;同時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保障培養體系正常運行。
(七)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
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實行社會化的細致分工,形成良好的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管理的社會狀況,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協同共治;
二是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有效曝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建立農產品質量種養殖業“黃名單”“黑名單”制度,對不法生產經營者依法公開其違法信息,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三是鼓勵第三方組織或機構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安全監督中的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