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部分人抱著投機心理,但區塊鏈技術正在與實體業務加速融合,比如國際知名的IBM、國內的騰訊早已布局區塊鏈+物聯網。如今區塊鏈+物聯網正在向我們打開一個新世界。
區塊鏈拯救物聯網,是偶然也是必然
類似互聯網+,區塊鏈+也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當區塊鏈遇上物聯網,恰好一對珠聯璧合的CP。
1、瞌睡遇枕頭,區塊鏈近乎完美解決物聯網桎梏
區塊鏈的誕生與物聯網概念幾乎在同一時期出現,但遺憾的是,二者直到最近一兩年才擦出火花,一方面,物聯網幾何級擴張后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亟待尋找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區塊鏈帶來的全新思維方式也逐漸被主流商業群體所接受。
區塊鏈的出現,恰好拯救了物聯網。
首先,去中心化的架構直接顛覆了物聯網舊有的中心架構,不但大大減輕中心計算的壓力,而且釋放了物聯網組織結構的更多可能,為創新提供了更多空間。其次,記錄的準確性和不可篡改性也讓隱私安全變得有據可循,而且在安全方面更易于防御和處理,在一些架構中,分布式區塊鏈物聯網節點不會被傳統的DDOS所攻擊。最后,由于公信力的存在,主體參與物聯網的協同變得更為容易。
2、區塊鏈在物聯網這個場景上能極大可能秀出自己
馬化騰曾表示帶領團隊攻關后發現區塊鏈必須鏈接場景才有未來,而就像李開復也曾表示金融領域是人工智能技術最恰當的落地領域一樣,作為同樣的新興技術領域,區塊鏈從技術理念到落地也迫切需要這樣的落地場景。
而物聯網反過來就成了區塊鏈夢寐以求的場景。在多數商業領域都呈現中心化特征的情況下,相較那些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強行把不必要去中心化的領域也端上區塊鏈,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分散化無疑為去中心化提供了最好的施展場所。
此外,物聯網所采用的P2P、NAS、CDN等分布式互聯網技術也與區塊鏈在技術層面天然親和,這在互聯網中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區塊鏈+物聯網融合,首先解決的就是物聯網的四大頑疾
在沒有區塊鏈之前,或者在與區塊鏈結合之前,物聯網一直是個矛盾的存在,發展前景毋容置疑,但癥結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1、中心控制的高成本
目前的物聯網普遍架構中,存在這一種僵化現象:數據匯總到單一的中心控制系統,導致中心服務器在能耗和企業成本支出方面存在巨大壓力。而且,隨著當下終端的低成本的普及,未來物聯網設備將呈幾何級數增長,這個壓力可能變得難以承受。
2、隱私保護難度隨著規模擴大而變大
中心化的管理架構存在無法自證清白的問題,也即不管你是否竊取了參與方的隱私,都容易被懷疑,沒有理性的方式可以證明你的清白,完全靠相互的自覺與信任。況且,個人隱私數據被泄露的相關時間時有發生,攝像頭被網絡直播的事屢見不鮮。
3、個體入網后更容易被攻擊
如果不參與物聯網,設備也許相安無事,但入網后難免成為系統性網絡攻擊的炮灰。美國Mirai創造的僵尸物聯網(Botnets of Things)就曾經感染超過200萬臺攝像機等IoT設備,這些私人設備慘遭奴役。
4、多主體的高協同成本
物聯網的參與者通常不完全被發起方所掌控(例如普通私人用戶、企業用戶),如何讓合作方更好的參與,面臨極為復雜的協同成本,在隱私泄露、設備被攻擊的陰影下,這種協同成本變得更高。
問題的存在就意味著市場的巨大機會,區塊鏈剛好有用武之地,各大行業頂尖公司也趁勢而入,斐訊也是其一。
區塊鏈+物聯網=無限可能
不只是技術上的匹配,區塊鏈的介入讓物聯網衍生出了無限的商業可能,具體而言可分為兩個層面。
1、最有價值的數據應用
這也可以稱作被動層面的意義,也即把物聯網那些分布式的設備作為數據的來源地(視為一個被觀測的點,而沒有主動輸出),只統計和驗證它們所觀測到的特征,綜合起來加以利用。
區塊鏈加入進來之后,因為難以造假,物聯網帶來的數據變得更為準確和有效,例如,2016年10月,通用電氣與愛立信合作,在GE云上提供基于區塊鏈的數字指紋服務;2017年4月,Cisco(思科)探索如何使用區塊鏈來登記設備標識;被三星投資的創業公司Filament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設備**處理付款,以及允許智能合約確保交易的可信。
區塊鏈+物聯網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數據,為各行各業的算法和商業模式提供著源動力。
2、最共享的共享經濟
該層面下,終端設備不再被視為一個點存在,而是可以主動參與物聯網的資源實體,有更多終端與終端之間的資源交互。
而這,也造就了非實物層面的共享經濟,且可能比我們通常理解的共享經濟要更共享,事實上,滴滴打車能夠比ofo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是真正的用戶層面共享,但滴滴高達20%抽成的做法給共享這件事本身造成了額外成本。
區塊鏈+物聯網下,共享經濟更為徹底,終端歸屬不同所有者,通過閑置資源出讓獲得對應的價值,且幾乎沒有額外成本,國外類似Slock.it和OpenBazaar都在探索構建一個普適的共享平臺,依托去中介化的區塊鏈技術,讓供需雙方點對點地進行交易。
國內的斐訊最近推出的天天鏈N1也是如此,歸屬用戶的終端閑置資源都進行了全鏈共享,計算能力、帶寬及存儲等非實體資源被共享起來,而區塊鏈技術加速了各類閑置資源的直接共享,所有參與共享的用戶,幾乎不用付出額外成本。共享資源的出讓方則能從區塊鏈上獲益,通過閑置資源計量換取其他收益。
事實上,從天天鏈N1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區塊鏈+物聯網給共享經濟提供了全新的思維方式,重資產、抽成等舊有模式被顛覆,低成本、快捷化、公信強的真正意義上的點對點共享經濟成型,而這,顯然更符合共享雙方的需求。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的采訪時,斐訊創始人顧國平提到:未來,區塊鏈的應用邊界將繼續延展,尤其是在物聯網方面,將繼續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基礎,最終實現萬物互聯,斐訊也正在此為未來布局。這也意外著區塊鏈+物聯網加出的是真正的無限可能。
消費升級與支出縮減找到共同語言
區塊鏈+物聯網催生出的新共享,最終還與當下消費升級熱點有最直接的關聯,也是這種技術協作能夠更有遠景的現實基礎。
1、消費升級與降級矛盾凸顯
隨著消費升級被熱聊,關于消費降級的論調也甚囂塵上,出現了人們既談論消費升級,認為消費品的品質和格調要提升,又覺得自己應該適度回歸消費理性,在支出上有所限制回歸產品功能本身。
與物聯網相關的個人智能科技產品尤其如此,對個人消費取向及產業的布局都造成困擾。也因此,能夠找到一種同時滿足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的商業模式,就能繞過矛盾,享受趨勢的紅利。
2、新共享下,共享最終取代支出
在新共享下,這種高質低價的矛盾被化解。在購置較為高端的物聯網終端產品時,提前預支閑置資源預期所能創造的價值,可以同時實現現金支出的縮減。
消費者仍然付出了成本,只不過這種成本不是直接的支出,而是本來不能創造價值的閑置資源。
以0元購蜚聲行業與用戶圈的斐訊,其背后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式。在3月9日澳門的發布會上,斐訊發布天天鏈N1同時宣稱仍然可以采用0元購的方式購買該終端。一方面,0元購通過與合作伙伴構建的合作模式最終讓利消費者,甚至享受無限容量等典型的消費升級式的服務內容,另一方面,區塊鏈+物聯網構建的天天鏈N1在運行后,能夠通過用戶個體設備產生額外的價值,事實上替代了消費者付出現金。
在這個思路下,許多可以應用于區塊鏈+物聯網的智能終端,尤其是智能家居都可以采用這種模式,對用戶是利好,企業端的利益也不會受損,同時滿足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的兩種需求。
3、共享經濟是未來,區塊鏈趕上趟
共享經濟帶來的顛覆性意義已經不言而喻。
這里的共享經濟,實際就是上文所提的新共享,那些租賃式的共享經濟,例如共享充電寶,并不能算作共享經濟,它不是在利用已有的閑置資源,而只是租賃的變種。
顯而易見,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聯網將會是共享經濟的重要場景。在斐訊天天鏈N1的案例中,用戶、企業所得利益本質上都來自于閑置資源的利用,是一個資源再挖掘的過程,區塊鏈成為開挖關鍵手段。對于一種新興的技術來說,莫過于剛好趕上時代的趨勢而有用武之地,不必在喋喋不休的爭論中逐漸迷失。
從這個意義上說,斐訊過去遵循的讓科技普惠于民,以及借助區塊鏈做新共享都帶有足夠的未來色彩。只是,類似的廠商很多,區塊鏈+物聯網的機會依然很多,在篤定前景的賽道上,如何在同一新思維下獲取競爭優勢,成了下一個應該思考的關鍵問題。